咨询者:黑木崖
咨询标题:恳请救治,患者肝硬化导致肝癌腹水【腹水严重】,胰腺出现转移病灶
咨询内容:我父亲20年前为乙肝病毒携带者,未进行治疗,2009年9月腹胀,到医院检查后为肝硬化导致腹水,于9月7日住院治疗,经进一步检查为肝癌,胰腺出现转移病灶。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: 医院进行保肝、消腹水治疗,使用康艾、普罗宁粉、前列地尔滴注,同时使用口服利尿剂,腹水情况得到缓解。9月15日左右,腹水反弹,食欲差,保肝、抗癌药物不变,使用推注利尿剂。现食欲差、肺部感染、咳嗽。医院认为继续治疗不能取得良好预后效果,建议出院。9月30日办理出院。 出院诊断: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; 肝癌; 胰头恶性肿瘤; 电解质紊乱; 低钙血症; 上呼吸道感染。 检查情况 一、2009年9月6日初检 1、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8.18 淋巴细胞百分比 16.3% ↓ 中间细胞百分比 2.6% 粒细胞百分比 81.1% ↑ 淋巴细胞数 1.33 中间细胞数 0.21 粒细胞数 6.63 红细胞总数 3.93 血红蛋白 137 红细胞平均体积 96 红细胞压积 0.38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34.9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62 红细胞分布宽度 10.9% ↓ 血小板总数 98 ↓ 血小板平均体积 11.5 血小板压积 0.14 血小板分布宽度 13.1% 2、彩超报告 超声所见 肝脏:肝切面形态失常,体积缩小,右叶斜径约为13.0cm,肝包膜表面呈锯齿状,肝缘变钝,于肝左叶内可见一类圆形无回声区,大小约为2.8*2.3cm,边界清晰,透声尚好,后方回声增强;余实质回声增粗增强,分布不均,呈网格样改变,门脉系统扩张,门脉主干内径约为1.3cm,肝静脉显示纤细,肝内胆管未见扩张。 CDFI:肝内血流信号显示迂曲。 胆囊:大小形态正常,囊壁毛糙增厚,胆汁透声欠佳,其内未见异常回声,胆总管未见扩张。 脾脏:体积增大,厚度约为5.4cm,长径约为16.4cm,包膜完整光滑,内回声均匀,脾门静脉增宽,内径约为0.8cm。 肾脏:双侧肾脏大小与形态正常,轮廓清晰,包膜光整,实质回声均匀。双肾集合系统排列整齐,皮髓质分界清晰。 CDFI: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。 腹腔:平卧位,腹部超声扫查,肝周及腹腔可见大片无回声区,改变体位范围不定,液平最大深径位于中下腹,最大深径约为13.0cm,其内可见偏强回声光带及肠管漂浮。 超声提示:肝硬化,脾大,腹水(大量); 肝囊肿; 胆囊受累。 二、2009年9月7日入院化验单 1、乙肝五项及丙肝测定 表面抗原 阳性 表面抗体 阴性 核心抗体 阳性 E 抗原 阴性 E 抗体 阳性 丙肝 阴性 2、肝功十项测定 谷丙转氨酶 122.70 ↑ 谷草转氨酶 126.80 ↑ 转肽酶 39.40 总蛋白 82 白蛋白 23.4 ↓ 总胆红质 36.73 ↑ 直胆红质 19.76 ↑ 胆碱酯酶 1473 ↓ 碱性磷酸酶 77 胆汁酸 50.1↑ 3、afp胎儿甲种球蛋白1996.6 4、磁共振检查报告单 检查所见: 肝脏失去正常形态,各叶比例失常。肝表面不光滑,肝右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形肿块,边界不清,信号不均匀,T2加权像上呈稍高信号,T1加权像上呈稍高、低信号。余肝实质内可见多发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灶,最大病灶直径约为3.0cm。胰腺头部可见长T1长T2信号占位性病灶。脾脏体积增大。双侧胸腔及腹腔内可见长T1、长T2液体信号影。 检查诊断:肝脏多发占位性病灶,考虑为肝癌; 胰头区占位性病变,考虑为转移瘤; 肝脏多发血管瘤或囊肿; 肝硬化、脾大及双侧胸腔、腹腔积液。 三、9月30日出院化验、诊断 1、肝功十项测定 谷丙转氨酶 79.7 ↑ 谷草转氨酶 138.50↑ 转肽酶 65.20 ↑ 总蛋白 88.70 ↑ 白蛋白 24.70 ↓ 总胆红质 35.95 ↑ 直胆红质 10.80 ↑ 胆碱酯酶 962 ↓ 碱性磷酸酶 105 胆汁酸 35.50 ↑ 2、血钾钠氯测定 血钾 4.86 血钠 124.20 ↓ 血氯 87.20 ↓ 3、诊断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; 肝癌; 胰头恶性肿瘤; 电解质紊乱; 低钙血症; 上呼吸道感染。